当申请季的学子们对着梦校官网投递材料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场数据泄露事件,撕开了美国高等教育光鲜外表下的复杂褶皱。
一封封冒充官方的冒犯性邮件,数千页公之于众的内部文件,不仅让120万名学生、校友和捐赠者的信息面临暴露风险,更将“精英录取”背后的争议重新拉回公众视野。
黑客突袭宾大:一场指向录取公平的“数据革命”
近期,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师生校友陆续收到了一系列特殊邮件。这些看似来自学校官方的通讯,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教职工和学生群体的冒犯性言论。
正当大家错愕之际,黑客组织在网络论坛上的举动更引发轩然大波——数千页大学内部文件被公开,涵盖内部谈话要点、捐赠者备忘录、银行交易凭证以及大量个人身份信息。
该黑客组织声称,他们已完全控制一名大学员工的PennKey账户,从数据库中导出了120万名相关人员的数据,并计划在1-2个月后全面公开。
“宾大在招生中偏袒校友子女和捐赠者,这种做法不亚于平权行动的弊端。”黑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此次攻击的核心诉求是揭露录取过程中的不公。
名校数据泄露潮:学术净土为何成黑客目标?
宾大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美国顶尖高校已陷入数据泄露的“连环劫”。从常春藤盟校到公立大学系统,无一例外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背后折射出学术机构网络安全的普遍漏洞。
今年3月底,纽约大学官网遭黑客篡改,主页被替换为数据图表和可下载文档,持续近两小时。此次泄露的信息触目惊心:自1989年以来超过300万名申请人的录取数据,包括SAT、ACT成绩和GPA等核心指标全部曝光。黑客直言,此举是为了抗议NYU在平权法案被废除后,仍变相执行“种族偏向招生政策”。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高校成为黑客理想目标的原因清晰可循。学术机构的网络设计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便于知识传播却降低了安全门槛;
同时,高校拥有宝贵的科研数据和财务资源,无论是出售数据牟利还是勒索赎金,都能给黑客带来可观收益。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黑客攻击带有明确的社会诉求,将高校作为推动公平正义的“发声筒”。
录取公平之争:“传承”与“捐赠”该何去何从?
宾大此次数据泄露事件,让“传承录取”和“捐赠录取”这两个争议已久的话题再度发酵。所谓“传承录取”,即高校在招生时优先考虑校友子女;“捐赠录取”则是指家庭通过向学校大额捐赠获得录取优势,这两种做法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精英化的重要体现。
数据显示,纽约州集中了全美15%实行校友子女优先政策的高校,是“传承录取”的重灾区。在2023年最高法院裁定禁止种族因素纳入录取后,平权行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有色人种学生入学人数急剧下降,亚裔学生就读率也未达预期。与此同时,“传承录取”趁势抬头,不仅让白人学生持续占据优势,更加剧了校园内的阶层分化。
面对日益高涨的公平诉求,美国多地已开启改革进程。加州州长去年签署法案,规定自2025年9月1日起,禁止加州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在录取中考虑“传承”和“捐赠”偏好;马里兰州此前已禁止私立大学的校友录取偏好,弗吉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和科罗拉多州则将限制范围扩大至公立大学。
然而,改革之路道阻且长。精英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根深蒂固,加上新一届政府对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政策的打压,如何在维护学术传统与推动教育公民间找到平衡,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难题。
康奈尔大学在博弈中寻找平衡的藤校样本
就在名校深陷数据泄露与录取公平争议之际,藤校康奈尔大学同样引发关注。11月初,康奈尔宣布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将恢复获得数亿美元的联邦资金,这场持续数月的经费冻结风波终于落幕。
根据协议条款,康奈尔大学将在未来3年内向联邦政府支付3000万美元和解金,并额外投资3000万美元用于惠及美国农民的农业研究项目。
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承诺将定期上交细分至学院、种族、成绩的招生数据,严格遵守最新民权和反歧视政策,校长需每季度亲自确认协议执行情况,协议有效期至2028年年底。
此次与政府达成协议,被视为康奈尔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的务实选择。自今年4月联邦经费被冻结以来,该校面临巨大财政压力,甚至一度计划裁员并审查课程编制。
而协议的达成,不仅让科研工作得以正常推进,更通过公开透明的招生数据披露,回应了社会对录取公平的诉求。
在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校纷纷与政府和解,麻省理工等校坚决拒绝的背景下,康奈尔的选择展现了藤校在时代变局中的灵活应变。
褪去名校光环 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沃土
对于广大申请人而言,名校的争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选校启示: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校名的光环,而在于是否能为个人成长提供充足养分。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理性规划选校之路:
1、聚焦学术匹配度。许多非藤校在特定专业领域实力突出,如公立大学的工程学科、文理学院的人文社科等,其师资力量与科研资源并不逊于藤校。申请人应结合自身专业兴趣,关注学校的学科排名、实验室配置和课程设置,而非单纯追求学校综合排名。
2、重视校园文化与资源。包容多元的校园氛围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申请人可关注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校友网络活跃度、就业服务质量等实用指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求学体验与未来发展。
3、关注学校的社会责任与发展潜力。那些积极推动教育公平、重视学术伦理的高校,往往能为学生提供更健康的成长环境。近年来许多非藤校率先改革录取政策,取消“传承偏好”,加大对普通家庭学生的扶持力度,这类学校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我们也温馨提示大家,留学申请要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因数据泄露遭受损失。优先通过学校官网、官方邮件等正规渠道提交材料,切勿向陌生链接或非正常第三方平台泄露个人隐私、成绩、财务信息等核心数据。
警惕冒充校方的邮件和通讯,核对发件人地址与官方标识,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附件。定期修改申请账户密码,开启双重认证,降低账户被盗风险。
数据泄露与录取公平之争,反映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并非某所学校的个别现象。申请人应跳出舆论漩涡,结合自身需求做出选择,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为每个追梦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无论是藤校还是非藤校,真正的成长源于个人的不懈努力与环境的正向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