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教育的全球吸引力正通过最新申请数据与政策调整呈现新的态势,UCAS发布的2025申请季数据揭示了持续增长的申请热度,而近期多所顶尖院校的语言考试政策变动,则为26fall申请人提出了新的准备方向。结合这些方面信息,我们能更清晰地把握英国留学的当下与未来。
全球申请稳步增长 国际生信心回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申请英国本科的人数达665,070人,较上一申请季增长1.27%。这一增长背后,是英国本土与国际生申请的共同推动:英国本土申请人526,610人,增幅约1%;国际申请人138,460人,同比增长2.2%,已接近2020年的历史高位(138,770人)。
非欧盟地区申请人创下117,030人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5%。这一数据印证了英国本科教育对非欧盟学生的核心吸引力——优质的学术资源与友好的国际学生政策,仍是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内地学生成核心增长力 专业选择呈现新趋势
中国内地申请人以33,870人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75%,持续成为英国本科留学的“主力军”。这一增长既源于英国教育在学科深度、实践资源上的优势,也反映出中国学生对国际化教育的持续重视。
从专业选择来看:
全球范围内医学相关专业(403,500人,增长3.8%)
商科与管理(393,100人,增长4.6%)
社会科学(317,690人,增长0.2%)稳居前三。
而对非欧盟国际生而言,工程相关专业异军突起,以19.9%的增幅跃居第二(66,160人),远超社会科学的0.8%增幅,凸显出全球对STEM领域人才的需求激增,也反映出国际学生专业选择从“商科主导”向“理工与商科并重”的转向。
https://www.ucas.com/data-and-analysis/undergraduate-statistics-and-reports/ucas-undergraduate-releases/applicant-releases-for-2025-cycle/2025-cycle-applicant-figures-30-june-deadline
26fall政策新变量:部分院校语言考试调整
在申请热度攀升的同时,英国院校的语言考试政策正迎来重要调整,尤其对PTE成绩的接受度变化值得高度关注。
1、收紧+分数调整
2025年以来,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已全面停止接受PTE学术类成绩;爱丁堡大学明确2026年起永久停收PTE;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等虽仍接受,但设置了更严格的限制(如UCL热门专业要求PTE 75,单项67)。
2、2026fall申请人语言备考建议
面对政策变动,提前规划语言考试是关键!
紧盯目标校动态:部分院校(如伦敦国王学院)2026年政策尚未最终确定,需定期查看官网或通过邮件确认最新要求;
合理匹配分数要求:根据专业层次制定目标,例如冲刺top100院校,雅思建议6.5+(单项6.0+),理工科可适当灵活,商科、文科则需更高分数。
2026fall申请建议:成绩规划全面准备
结合申请数据与政策变化,26fall申请人需从以下维度做好准备:
1、学术成绩:超越“最低线” 追求“竞争力”
英国院校对学术成绩的要求持续提升,仅达到最低录取标准已难以突围。
建议:
•ALEVEL体系学生冲刺AAB-AAA*,优先选择4门及以上选课;
•IB体系目标锁定37-40分,注重核心科目分数;
•AP体系至少3门5分,搭配ACT/SAT成绩增强竞争力。
同时,选课需紧密贴合目标专业要求(如理工科需选数学、物理,商科建议选经济、数学)。
2、背景提升:从“分数导向”到“综合素养”
在激烈竞争中,学术成绩之外的“软背景”愈发重要:
•参与高含金量学科竞赛(如物理碗、商赛)、专业相关实训(如实验室项目、企业实习);
•深度探索专业领域,通过阅读学术书籍、撰写小论文展现学术热情;
•关注院校特殊要求(如UCL新增笔试),提前针对性准备。
3、时间规划:把握提前的申请窗口
2026年常规申请截止日较往年提前15天(至1月14日),牛剑及医学专业仍为10月15日截止。建议9月开放申请后尽早递交,利用“滚动录取”规则抢占先机;同时预留充足时间应对语言考试、材料准备,避免因政策变动临时调整计划。
英国本科留学的热度与挑战并存:申请人数的增长印证了其教育价值,而政策调整则考验着申请人的规划能力。对中国学生而言,清晰的专业定位、扎实的学术准备、灵活的政策应对,将是把握英国留学机遇的关键。提前布局、主动适应,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收获理想院校的青睐。
